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医药产业资讯》 > 2011年第6期 > 正文
编号:12124508
固体与液体培养法在鉴别支原体感染的差异性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2月25日 吴清坛 蒲荣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3020KB,3页)。

     1.4 阴阳性判断

    液体培养法: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;培养基由橙黄色变红色且清亮为阳性,用“+”表示,显示有支原体生长;Uu计数结果在24 h判读,不超过28 h;Mh结果在48 h判读;培养基变红但混浊,不能报阳性,提示污染。固体培养法出现典型的棕褐色颗粒菌落和“油煎蛋”菌落,显示支原体生长。

    1.5 统计学分析

    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.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,P<0.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液体培养法实验结果

    5 200例中支原体液体培养中阴性3 510例,占67.50%,其中,污染标本250例,占4.81%;阳性1 690例,占32.50%;在1 690例阳性标本中,男580例,女1 110例,男女比例为1:1.9;其中,单独Uu感染比单独Mh感染率高(P<0.05),男女总感染率相比,女性高于男性(P<0.05),结果见表1。

    表1Uu和Mh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[n(%)]

    Tab.1Experimental result in the culture broth method

    on Uu and Mh [n(%)]

    与Mh感染比较,*P<0.05;与女性患者比较,#P<0.05

    Compared with infection Mh, *P<0.05; compared with female, #P<0.05

    2.2 固体培养法实验结果

    将1 690例液体初筛阳性标本,进行固体培养,结果1 280例为阳性,阳性差异率为24.26%,其中单独Mh阳性标本差异最大,高达43.97%。固体培养法与液体培养法相比,P<0.05。结果见表2。

    表2 1 690例液体法阳性标本固体法检测结果(n)

    Tab.2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e solid culture method

    in 1 690 fluid positive sample(n)

    与固体培养法比较,*P<0.05

    Compared with solid culture method, *P<0.05

    2.3 液体污染标本固体培养法实验结果

    将250例液体培养结果培养基变红且混浊、不能报阳性、提示污染的标本接种固体培养基上,48 h后观察。结果显示,58例培养基上有典型的支原体菌落生长,占23.20%;226例有细菌或真菌生长,占90.40%,19例未见菌落生长,占7.6%。

    2.4 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敏感性结果

    随机挑选典型的Uu和Mh菌落进行液体培养48 h,然后用液体培养基1∶10倍比稀释成108,然后将原倍和每一稀释度的标本,分别接种到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,48 h后观察结果。结果:培养48 h后,固体培养基最高稀释阳性稀释倍数为(1×10-4),液体培养基阳性最高稀释倍数为(1×10-6),两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,P<0.05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呈性别与种类差异[7-9]。本实验表明,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比例为32.50%,其中,女35.35%,男28.16%,男女总感染率相比,女性高于男性(P<0.05)。这或许跟女性生殖道结构有关,容易感染支原体。同时感染种类也有一定的差别,本实验显示,单独Uu感染占18.50%,单独Mh感染占2.23%,支原体感染比例中Uu感染远远高于Mh(P<0.05)。

    固体培养法与液体培养法特异性有较大差异[5]。液体培养法是生化反应,特异性差,不是支原体所特有,分解精氨酸与尿素的细菌和真菌都会出现阳性反应,这样就导致本身细菌感染误诊成支原体感染。本实验表明,液体培养阳性而固体培养法阴性的标本占24.26%,差异性较大,其中,单独Mh培养,差异性达43.97%。液体培养法判断为污染标本,其中23.20%的标本在固体培养基上也有典型的支原体生长。

    固体培养法与液体培养法敏感性有一定差异。本实验随机挑选典型的Uu和Mh菌落进行液体培养48 h,液体培养基1∶10倍比稀释,接种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。结果显示:固体培养基最高稀释阳性稀释倍数为(1×10-4),液体培养基阳性最高稀释倍数为(1×10-6),P<0.05。液体培养法敏感性高,有利于初筛支原体感染。

    总之,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比例较大,液体培养法敏感性高,可用于初筛,固体培养法特异性高,可用于鉴定和确证试验[10]。

    [参考文献]

    [1]曹玉璞,叶元康.支原体与支原体病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:121-138.

    [2]庞伟鸿,刘红杏,许景宁,等.精液中支原体衣原体及抗精子抗体的检测及评价[J].检验医学与临床,2010,7(5):393-394.

    [3]Cao X, Wang Y, Hu X, et al. Real-time TaqMa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s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and diferentiation of Ureaplasm urealyticum and Ureaplasma parvum [J]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3020KB,3页)